第五批国采两品种被剔除注射剂延长采购周期

2021-06-03 12:59:55  阅读:82191 分享 3参与

  6月3日讯 6月2日,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挂网《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关于发布<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(GY-YD2021-2)>的公告》,意味着第五批国家药品集采正式启动。对比今年4月各省流出报量目录的60个品种,正式集采的品种为58个,此前在列的米非司酮和卡贝缩宫素两大品种暂时缺席。但此次国采涉及体量仍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、产品数量最多的一次。

  根据安排,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将在上海于6月23日上午8点正式开始接收申报材料,当天10点开始公开申报信息,下午2点确认供应地区。

  中选规则与既往相同

  把握个中细节亮点

  从首年约定采购量计算基数来看,阿法骨化醇口服常释剂型、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控释剂型、格列吡嗪缓释控释剂型、格列吡嗪口服常释剂型、布地奈德吸入剂、氯化钾缓释控释剂型等无疑是热门品种,对应的部分规格采购基数都超过了2亿片(粒/袋/支)。其中规格为25mg的美托洛尔口服常释剂型的采购基数更是达到了12亿片(粒/袋/支),陕西步长高新、远大医药、珠海同源将与原研厂家阿斯利康针对这一将近30亿元的大品种展开价格拼杀。

  不过,各品种各地首年约定采购量的确定规则有所区别,针对阿奇霉素注射剂、氟康唑注射剂型、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、莫西沙星滴眼剂、替硝唑口服常释剂型等11个品种,按照要求:全国实际中选企业数为1家的,为首年约定采购量计算基数的40%;全国实际中选企业数为2家的,为首年约定采购量计算基数的50%;全国实际中选企业数为3家的,为首年约定采购量计算基数的60%;全国实际中选企业数为4家及以上的,为首年约定采购量计算基数的70%,与其他品种相比各少了10%的采购量。

  而对于业内最为关注的中选规则,与第四批国采相比并无过多差异。本轮集采以采购品种目录中同品种最小规格作为代表规格,按药品差比价规则折算至最小计量单位后的价格作为“单位可比价”(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4位)。按“单位可比价”由低到高确定申报企业入围及供应地区确认的顺序,“单位可比价”最低的为第一顺位,次低的为第二顺位,依次类推确定其他顺位。

  入围企业价格符合“单位可比价”≤同品种最低“单位可比价”的 1.8 倍、“单位申报价”降幅≥50.00%、“单位可比价”≤0.1000元这3个条件之一的,即可获得拟中选资格。尽管中选规则与此前数批集采一致,但值得注意的是,与此前国采的注射剂仅有1年的采购周期不同,本轮涉及注射剂的采购周期与口服制剂相同,视中选企业数量给与1~3年的采购周期。这在业内人士看来,更大的市场体量和更长的采购周期势必将加剧药企竞价的激烈程度。

  注射剂竞价备受瞩目

  药企策略因地制宜

  有分析人士指出,由于此次集采涉及的注射剂品种过半,影响的市场规模或将超过500亿元。在第四批国家集采中,泮托拉唑、氦溴索、帕瑞昔布等8个注射剂被纳入,平均降价幅度达到75%。而此番多达28个注射剂品种,药企价格比拼的激烈程度不言而喻。梳理发现,竞争较为激烈品种包括:12家企业过评的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,10家过评的头孢他啶注射剂,8家过评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,7家过评的阿奇霉素注射剂和多西他赛注射剂等。

  可以预料,第五批六轮国家带量采购降幅仍然会以平均降幅超过50%以上的速度继续推进。面对箭在弦上的价格战,有业内人士建议,药品生产企业要立足自身,提前做好研究判断。应对国采,企业首先要明白追求的目标为何,是要求最低价中标拿下全国的黄金市场,还是中标即可,占领一席之地。显然,药企追求的目标不同,所配备的打法也将因地制宜。

  专家建议,由于药品成本涵盖项目众多,药企首先要仔细研究产品成本背后的构成,尤其是生产制造成本。其次是熟悉药企的风格,因为企业投标风格往往会有沿袭,营销队伍差异也会决定投标风格。价格无疑是对决的第一要素,药企要熟悉每个企业参与的近4年来所有省级带采购、挂网价格走势,对药企报价要做到心中有数。最后,“杀敌一百、自损三千”的“血降”式报价并不可取。报价除了要基于实际现状,更要基于理性思考,中选规则已将药企推到降无可降的底线,近两批国采不少企业以小降价换得大市场的做法值得借鉴。

  第五批国采药品目录